所谓“药食同源”,在中医理念中,食物有时候可以成为药物,有保健身体的作用,药物有时也可以做成食物,具有防病、治病之功效。中药入菜自古有之,比如说百合、莲子、芡实、淮山、茯苓、砂仁、白果、陈皮等等,在餐桌上可以时常见到,如果说这些是全国通用的入菜药材,那么槟榔入菜可以算是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了。
提起槟榔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加工成品的休闲零食,实际上,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,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,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,又有“洗瘴丹”的别名。因为瘴疠之症,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、气滞积结有关,而槟榔却有下气、消食、祛痰的功效,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,而槟榔药食同源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,时至今日,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槟榔入菜的习俗。
如湖南湘潭的槟榔鸭,很受当地人的喜爱。做法十分简单,把鸭肉剁成块,起锅烧油放入各种辣椒、姜、槟榔、料酒、酱油和盐翻炒,再用中火焖熟即可。在江西南昌也有一道口感鲜美的槟榔菜——槟榔鹌鹑。选用鲜嫩的鹌鹑,再用槟榔、冰糖、辣椒和各种药材食材卤制一个多小时而成,直到慢火卤制到鹌鹑软糯油亮。混合着槟榔甘甜略微带涩的味道,让整道菜也都变得清凉起来,吃起来鲜嫩劲爽。而在槟榔原产地,海南的“槟榔料理”更是丰富多样,如槟榔炖鸡、槟榔花煲猪肚等等,这些菜不仅口感极佳,而且具有祛湿行气、杀虫、破积、行水化湿、降气行滞等功效,因此深受当地人喜爱。
从古至今,美味的槟榔食谱始终都传承于民间,不仅是因为有了它的加入,能让菜品变得更加可口,更因为槟榔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。中华美食不断传承不断创新,槟榔也为老饕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味道。
转载请注明:北方健康网 » 即可当零食又可入菜,小小槟榔不简单!